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心灵的畦边垄头·蕙风秋薏

窗前小朵缀青柯,书案简楫润清香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回老家,去蹭饭  

2010-05-17 14:39:04|  分类: 亲情陪伴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周日中午,我们去了乡下——只因父亲一早打来电话,说“地龙”收获颇丰,逮到了好几十活蹦乱跳的小龙虾,母亲也踏着露水下地采了一篮青蚕豆,要帮我们送来。电话是妻子接的,她推说母亲的小龙虾烧得好吃,于是,就决定乡下去“蹭饭”。其实,妻子念我这几日一直在唠叨,总埋怨没时间乡下去看看我的父母,于是便有了这想法。是啊,自“五一”以后,“常回家看看”的歌词情意,一直让我的心儿随着梦儿飞向了乡下。

每一次回家,总让我心动不已。尽管那“拆迁”进程中留下的残垣会让我有一种莫名的苍凉感,但“家”永远是一个温暖的词眼。每次回家,看着青苔斑驳的院墙,看着满院花树藤萝,看着井台辘辘边的小狗……一个温馨具体的“家”扑面而来。有时,会让你望着瓦楞里长出的那棵狗尾巴草,愣神好一会儿……

到家的时候,父亲正在清扫院场,妻子叫了声“爸”,我则没大没小玩笑着说了声“这么勤劳”,随即便进了家门。母亲则围着灶台正忙乎着。几样自家地上长的和父亲亲手捉的“土菜”已围着锅台一顺儿排开。母亲见我们来了,那满脸的皱纹随即便舒展开了。我和妻子看着这些鲜翠的动人肠胃的美食,也都情不自禁地手捏嘴啄地“搭”了起来吃。母亲见状,脸上更像是乐开了花。

我们每次回家,父亲总要一个电话一个电话地张罗着,叫上姐姐和妹妹全家。妹妹家有事,姐姐和姐夫也便允诺着要来。母亲怕菜不够,在我们的建议下,本想留着让我们带回家的硕大的龙虾,由母亲一只一只地清理,然后又悉数进了油锅。

儿女们的到来,我父母显得尤为高兴。他们把这种高兴融进了一下子忙碌的动作里。母亲一只一只处理龙虾的过程,是那样的细致周到:去头掏空,捉肠抽取,更让我惊奇的,是母亲用刷子一只一只刷干净的做法。

姐姐姐夫来了,我们就分享起父母张罗了一上午的“劳动果实”。也一时心血来潮,我把车钥匙交给了妻子,和姐夫一起,喝起了老白干。往常在饭店吃饭,人们都很喜食那“十三香龙虾”,而每每此时,我一般都限于自己的肠胃,礼节性地也只慢慢剥吃两三只。可今天不然,母亲做的,是那么的可口,因为饭前我已“偷”吃了好几个。正是用餐,我索性脱掉外衣,卷起袖口,拿起一只龙虾,剥去外壳,又蘸上汤汁,往嘴里一送。啊!那味儿,鲜辣中略带甜津,糯糯的,嫩嫩的,一只小龙虾,一口白干;一口白干,一只小龙虾……我就这样,和姐夫对饮着。父亲则慢条斯理地喝着他的黄酒。我似乎忘记了其他菜的存在。母亲见状,索性把其中的一盘端到我面前,说:“喜欢吃,就多吃点!”……岁月,让亲情像酒酿一样,更是醇郁弥久,儿女总是父母眼里的宝贝。

我在母亲慈爱的目光里吃着,母亲做的饭和菜就是好吃。一瓶白干,就在一家人暖暖的言谈中,不知不觉滴酒不剩。我的脸略觉微红,意略有微朦,心更是暖暖的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76)| 评论(9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